銀川:涵養文明氣質共筑精神家園
作者:信息來源:銀川日報發布日期:2022-08-12訪問次數:字號:[大中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青春力量。本報記者海坤攝
在銀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公益宣傳廣告隨處可見,融入城市的景觀小品和雕塑,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銀川,“文化大餐”送到了家門口,贏得陣陣喝彩,凝聚起一股向上的力量;在銀川,市民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做傳遞文明的接力者,彰顯出一座城市的溫度……
近年來,銀川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固本強基的基礎工程,培育各類載體,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努力建設有溫度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家園,形成人人參與、全民行動的道德自覺,推進城市文明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文化盛宴為基層送去精神食糧
文化活動輪番上演,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結對子種文化”百場培訓下基層,提高了群眾文化生活水平……連日來,在銀川市各鄉村,文化惠民工程“美麗鄉村·文化大集”巡演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給安靜的村莊帶來了無限精彩和活力。
“送戲下鄉活動進入農村、走近百姓,滿足了百姓的文化需求,還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讓百姓在看戲的同時感受黨的溫暖,于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讓‘富口袋’與‘富腦袋’互動互促,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膘`武市臨河鎮下橋村負責人說。
今年的“美麗鄉村文化大集”活動采取綜合性、多樣性、一站式、菜單式服務模式,舉辦涉及專場文藝演出、特色民俗展演、送戲進鄉村、農耕趣味運動會、現場送書畫、優秀圖書推介展銷、非遺互動展、送衛生、送法律、送科技、送家電下鄉村等11項內容的大型文化活動,時間跨度為5個月,將舉辦32場大型文化活動,每逢集市舉辦,26個鄉鎮參與其中。
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將優質文化資源延伸到各村,把舞臺搭到鄉間地頭,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樂享文化大餐,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食糧。
以文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美好生活不僅僅是物質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充裕,城市公共服務也不僅僅是各項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是各項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近年來,銀川市文化藝術館深入到各鄉鎮、社區、農村文化站、農民文藝演出團隊、殘聯、部隊、學校等,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牽手共建”文化志愿服務工作,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也將文化藝術的種子帶到了基層并生根發芽,使群眾共享公共文化發展紅利。
立德樹人讓青少年筑夢前行
“這節課讓我非常感動,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新的學期,我要認真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苯瘌P區第九小學學生楊甲瑞說?!爸袊诮洕?、體育等領域取得的傲人成績,讓我十分自豪。同時,通過學習百年黨史,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后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多作貢獻?!碧茝苹孛裰袑W南校區一名學生激動地說。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開學季,同上一堂思政課《閃亮的名字》,是銀川市廣大中小學生的“開學第一課”。課堂上,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及職業技術學校40余萬名學生通過觀看記錄革命先輩光輝事跡的視頻,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學習如何理解“愛國”、如何用實際行動來“強國”,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主陣地,除了《開學第一課》,近年來,銀川市教育局還深入推進大中小學(幼兒園)思政一體化建設,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課程、選樹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10名,精心錄制60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品思政課,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少年中講清、講實、講活,不斷鞏固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陣地,凝聚起教育和關懷下一代的社會合力,塑造未成年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模范帶頭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
道德重在養成,風尚重在培育。近年來,銀川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勤勞節儉”等行為,構筑道德高地,讓好人風尚引領社會文明。
人們常說“水火無情”,但是在銀川,總有人在危難中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之中,上演見義勇為的義舉。
4月1日,家住興慶區掌政鎮楊寨村的徐師傅,想趁著好天氣修整一下家里北屋西側用了多年的火炕。當他剛把炕皮挑開時,炕里積累的大量炕灰和燃燒未盡的秸稈遇到新鮮空氣,突然開始復燃,且火勢越來越大,沒一會兒就竄出兩尺多高的火苗。此時,43歲的鄰居劉紅霞,聽到呼救聲后飛快地跑到倉庫,提起一個滅火器就往徐師傅家跑。在劉紅霞的幫助下,炕里復燃的明火很快被撲滅了,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7月21日9時37分,在唐徠渠邊健步走的市民邱志明,聽到有人喊“有孩子掉到渠里了,快救命啊,救命??!”邱志明脫掉外褲,跟著落水者跑了幾百米。瞅準機會后,他毫不猶豫跳入渠中。下水后,邱志明抓著女孩,用盡力氣把女孩往岸邊推。在岸上市民的幫助下,女孩成功獲救。其實,邱志明只是在年少時學過游泳,已經多年不下水了。但是為了救人,他還是跳進了水渠。
善行暖人間,義舉化人心。以言助人,引導癡迷者醒悟;以物濟人,扶助貧弱者解困。劉紅霞、邱志明是“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好人代表,他們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人們心里播下了文明的種子,樹立了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近年來,銀川市堅持以宣講、道德講堂等方式發揮榜樣力量,讓先進模范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村鎮講述親身經歷,引領文明新風。并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做到好人好事抬頭可見、附耳即聽。
文明無止境,創建不止步。今日銀川,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文明和諧的城市新畫卷正從容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