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大講堂田間地頭授課忙
作者:信息來源:發布日期:2022-07-01訪問次數:字號:[大中小]
近期,市政協為進一步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提升委員履職能力,通過委員大講堂,將授課搬到田間地頭,邀請3名老政協委員開展“聽老委員講履職故事”活動,通過交流履職經驗、分享履職體會,引導新一屆委員更好履職盡責,新老委員聚在一起,通過講述,分享經驗,發揮“傳幫帶”作用。
今年75歲的老委員馬英貴,是一名長棗種植戶,擔任過五屆靈武市政協委員,通過手寫講稿向在座的委員展開了一場生動的講述,自從擔任政協委員以來,在感到光榮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他說,要利用各種身份善于和群眾交朋友,例如科技特派員、民主監督員等身份,和群眾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在每次調研中,他都會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力所能及地提出切實可行的提案或社情民意。在講述完這些年的經驗后,馬英貴就如何作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向在座的新委員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是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工作的殷切希望,政協委員要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認真履行委員職責。二是提高參政議政能力。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干群眾之所盼。向模范看齊,取長補短,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特別是視察調研,只有真正深入一線貼近群眾,才能真實地反映問題。
馬英貴、謝利民等老委員用自己的經驗為新一屆委員如何履職指引了方向。新一屆政協委員李芳,在與老委員的交流中深受感動,她說,老委員以責履職,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踐行了“一日為政協委員,終身為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更要把這種優秀的經驗運用到履職實踐中去,充分發揮委員模范作用,發揮委員會客室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把政協委員會客室打造成為宣講的平臺、協商的平臺,以及專委會和界別活動的平臺,宣傳貫徹落實好黨委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委員會客室,將匯聚到一起的好建議、好點子,以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的形式反映,報送對口專委會辦理和反饋,助推相關問題的解決。
“委員大講堂”自開展以來,累計開展5期,支持鼓勵各位委員發揮自身專長優勢,以委員身份自發開展相關宣講活動,為了讓宣講活動形式更豐富、內容更生動、更貼近群眾喜好,更具吸引力,以采取專題講座、輔導報告、法規解讀等多種方式,不拘泥于報告廳,走上田間地頭,深入基層面向不同社會群體答疑解惑、啟迪思想、傳播共識、凝聚力量,打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如政協委員楊斌,結合自身長棗種植經驗深入到狼皮子梁村的田間地頭開展了一期委員大講堂活動,向廣大農戶進行了種植知識宣講,幫助農戶提高長棗種植技術,進一步凝聚了界別群眾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