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關于進一步推進賀蘭山東麓(銀川段) 生態修復和保護的調研報告
作者:信息來源:發布日期:2022-07-19訪問次數:字號:[大中小]
賀蘭山被稱為寧夏的“父親山”,在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生物多樣性維護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6年7月和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來寧視察,指出,“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維系著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布和生態格局,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眳^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賀蘭山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部署了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程。緊扣區市黨委的工作部署,市政協就推進賀蘭山東麓生態保護作為協商議題,組織政協委員以及相關部門開展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銀川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賀蘭山生態保護的部署要求,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賀蘭山生態環境改善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建立了工作機制。印發了《銀川市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責任規定》,建立了銀川市生態保護修復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層層壓實責任。制定了《銀川市礦山綜合整治種植地土地平整等產生土石料處置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從制度層面有效推進治理工作。
(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經過三年整治修復,基本完成保護區外圍重點區域11處整治點綜合整治任務,基本解決保護區40處整治點遺留問題,保護區外圍重點區域損害生態環境質量和功能問題全部得到整治,保護區及外圍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工程基本完成,生態環境實現全面好轉,生物多樣性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編制了《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專項》《銀川市“十四五”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實施工作方案》,制定《銀川市“十四五”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方案》,為“十四五”期間全面實現賀蘭山東麓高質量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遵循。
(三)促進了產業發展。賀蘭山東麓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為發展葡萄酒產業和文化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態景觀和豐富的多樣性生態環境。釀酒葡萄種植及加工產業帶獲批國務院“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為發展葡萄酒產業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上提供了空間和戰略支持。截止2020年底,銀川已形成25.2萬畝釀酒葡萄種植、63座酒莊、206億元產值的規模,成為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產業帶的核心區和品牌引領區。賀蘭山東麓這張“紫色名片”熠熠生輝,正在成為銀川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也為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賀蘭山巖畫、西部影視城等品牌景區注入了新的動能,景區游客量逐年增長,旅游營業收入同步攀升。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在推進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生態保護修復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一是雖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消除了各類礦坑及渣堆地質災害安全隱患,但修復的技術手段和修復目標仍然只重地表覆被而忽視了修復生態系統結構,生態修復與本地條件的符合性不夠。二是缺乏對賀蘭山水資源、土壤結構、適生植物等生態要素深入調查分析研究,特別是賀蘭山生態特性比較脆弱,選取哪些喬木、灌木適合本土地理環境,適合賀蘭山不同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環境。三是生態修復模式及典型性、示范性工程需要總結和推廣,生態修復后的價值實現、生態效益需要進一步發揮。
(二)礦山治理與資源利用矛盾亟待解決。一是關閉礦區企業對我市建材市場影響大。賀蘭山東麓套門溝、三關口、小西溝等礦企建筑石料供應量約占全市總量的一半以上,關閉或退出礦企對建筑石料市場影響較大,還會造成建筑成本增加等連鎖反應。二是關停后處置問題多。賀蘭山東麓套門溝礦區是上世紀的老礦區,原礦山零散,開采點散亂,礦坑大陡坡多,易形成陡坡坍塌、泥石流、沙塵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隱患。
(三)地下水開采問題應引起重視。據水務部門統計,僅賀蘭山東麓保護區外圍已辦理地下水取水許可的16家酒企去年用于灌溉的地下水近260萬m3。另外,沿110國道兩側有27家酒莊2.95萬畝葡萄地無法引到黃河水,主要靠抽取地下井水灌溉,這些都將會直接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三、對策建議
(一)開展生態修復研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系統地研究賀蘭山氣候環境、水、土壤、植被等生態要素,進一步強化生態修復治理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經濟社會效益性,選取部分區域作為修復示范區建設進行研究,為賀蘭山生態修復及生態修復示范區建設提供科學的技術數據支撐。
(二)多方爭取項目資金,形成良好發展格局。繼續積極向國家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申報項目,力爭納入國家重大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庫,爭取更多國撥資金,加快隱患多的礦坑治理,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保護區外圍生態環境建設,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統一,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并舉,礦產開發和綠色發展共贏的目標,鞏固賀蘭山保衛戰成果。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礦企自籌資金、社會資本和個體商戶投資生態環保型項目,礦山開采要對后續治理和利用同步提出規劃,形成投資和收益良性互動、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監管整治力度,構筑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健全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引黃灌溉網絡,完善襯砌、防滲、蓄水等水利工程設施,提高黃河水利用率。采用滴灌、生物改良、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灌溉技術,從綠色有機、品種更新、高標準基地建設等方面入手,建設綠色節水標準化葡萄園。地下水開采量應以該地區地下水年補給量為閾值,除滿足葡萄酒制作工藝和生活飲用水外,其他深井開采應嚴格控制,已經開采的要逐漸退出,用銀川都市圈西線供水替代,使賀蘭山東麓盡快走上綠色、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真正構筑起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