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關于提升銀川市城市交通建設與管理水平的調研報告
作者:信息來源:發布日期:2022-07-19訪問次數:字號:[大中小]
按照自治區政協統一部署和銀川市政協2021年度協商計劃安排,區、市兩級政協委員圍繞“提升銀川市城市交通建設與管理水平”議題,先后赴銀川交警指揮中心、閱海灣公交調度場站、銀川順泊停車調度中心、銀川市市政建設集團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銀川市嚴格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緊扣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區域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 ,以助推“銀川市發展高質量、治理現代化、城市國際化、生態園林化‘一高三化’”為目標,以構筑對接“一帶一路”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為導向,在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服務水平、行業治理能力等重點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提升銀川首位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暢通“外聯”渠道,健全鐵公水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一帶一路”和沿黃經濟帶在銀貫通融合。鐵路網絡建設取得突破。以包蘭、太中銀2條干線鐵路為骨架,寧東鐵路、銀新鐵路等地方鐵路為補充的普速鐵路網逐步成型,先后建成銀川至中衛城際客專和銀西高鐵,相繼開工包銀高鐵和中蘭高鐵建設,實現了銀川高速鐵路零的突破。航空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實施了河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及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機場飛行區等級由4D級升為4E級,機場設施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河東機場通航城市87個(國內76個),實現省會城市全部直航,航線為140條,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路網絡加快貫通。重點推進京藏高速銀川段、青銀高速寧東至銀川段改擴建、烏瑪高速銀川段、銀百高速銀川段等項目建設,國省干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銀川市公路通車總里程78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1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二級及以上規模占比達到79.9%,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城市交通體系明顯改善。以快速路網建設為重點,先后建成賀蘭山東路、北京東路、沈陽路等主干路,有效拓展了城市發展框架,不斷加強支路街巷建設,道路網絡規模不斷擴大,中心城區路網總長度1069 公里,其中快速路長度為148公里,主干路長度為348公里,次干路長度為243 公里,支路長度為330公里。
(二)交通運輸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推動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完善“互通”體系,實現綜合交通樞紐整體效能的更大提升。公共客運體系加速完善。民航客運量持續快速增長,河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1057.5萬人次,連續四年實現百萬量級跨越,年均增速達到25.19%。高鐵客運網絡加快拓展,基本形成銀川-吳忠-中衛1小時城際通勤線和銀川-西安-國內重點城市3-8小時高鐵出行圈。傳統公路客運加快轉型,城際客運班線達34條,日發班次218班次,合計承運車輛數218輛。公交都市創建成果豐碩?;拘纬梢钥焖俟粸楣歉?、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積極優化拓展新能源、出租汽車等業務,不斷完善公交專用道網絡建設,提升公交通行效率和正點率,全市城市公交運營線路達169條,公交專用道長度達132公里,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61.2%。
(三)交通運輸治理能力持續增強。持續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重點領域治理不斷深入。加大客運市場供給,落實農村客運車輛燃油補貼政策,積極推動道路客運健康發展。加強貨運源頭超限超載治理,組織實施超載超限和渣土車輛專項稽查行動,有效治理超限運輸。交通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全市道路運輸企業誠信和水路運輸企業誠信情況考核,加強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定期抽查“兩客一?!避囕v運行軌跡、旅游包車、普通貨車終端設備,審核“兩客一?!避囕v動態數據,避免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綠色交通措施更加有力。推進交通工具綠色化,引入“摩拜”、“哈羅”、“青桔”等品牌共享單車,逐步推進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出租車更新工作,共投資11.85 億元,采購清潔燃氣公交車626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500輛,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5.65萬噸。
二、2021年城市交通治理成效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交通建設與管理工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市政道路建設、優化公交線路、治理交通擁堵及停車難停車貴等9項涉及交通建設與管理的民生實事納入2021年度“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大力推進。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柱多次對我市城區道路交通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做出指示,在銀川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現場觀摩會又再次進行了安排部署,充分體現了市委對標“銀川市發展高質量、治理現代化、城市國際化、生態園林化‘一高三化’”目標任務,大力提升道路交通現代化水平的決心、信心。各相關部門認真落實“三基本”工作法和“三個一線”工作機制,在推進銀川道路交通現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一)交通智能化建設取得新突破。深化智能信號管控系統應用,升級改造智能信號機157處、電子警察126處、視頻流量檢測設備200處,根據高峰、平峰、夜間等時段交通流量變化,采取自適應控制和遠程人工干預等方式,實現了北京路等24條城市主干道綠波協調控制。深化交通誘導系統應用,升級改造交通誘導屏55塊,實時發布路況信息、天氣信息、宣傳標語等信息,為群眾擇路、擇時出行提供參考。
(二)停車管理取得新進展。因地制宜解決停車難,綜合采取增加供給、錯時停車、智能管理等舉措,上半年新增配建經營性停車場20處、停車泊位5828個,增設夜間路內限時免費停車泊位600個,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需求。拓展銀川市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將全市688個經營性停車場10.6萬余個泊位信息接入系統。實現停車誘導、車位預約、反向尋車等功能服務,并通過i銀川APP或百度地圖APP進行推廣,提升停車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
(三)道路交通組織取得新成效。建立交通組織調優常態化工作機制,深挖現有道路資源,建設推行直左待行區19處、可變車道10條、限時禁左路口24個、請求式行人過街系統2處,安裝中央隔離護欄減少路段開口數量371處,不斷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建立交通設施巡檢隊伍和巡檢機制,全面排查整改全市道路交通標線不清晰、交通標志不連續等問題,共復劃道路交通標線100余處,新建、改建交通標志380余套。
(四)道路交通發展取得新共識。相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就銀川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職住不均衡,學校醫院等公共配套不匹配,路網主次干道結構不優化等問題深入研究,正在采取相關措施加以改進。
三、存在問題
在調研中,委員對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銀川城市發展定位,著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有效解決交通突出問題,為城市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和堅實支撐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在道路精細化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
(一)城市道路功能還需進一步優化。居民區、商業區主干道路開口密集,部分主干路和支小路直接相連,車輛從支小路進入主干道路,在轉換點都形成一定的交通問題。且部分信號燈設置及配時不科學,交通流沖突點較多。如:正源北街—雪絨巷、正源北街—育安巷、賀蘭山路—平湖巷等主干路直接和小巷連接,影響主干路交通。同時,行人過街天橋、地下通道、車輛下沉式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造成局部區域交通擁堵,如:正源街黃河路至北京路路段,共有紅綠燈3處,增設人行橫道2處,車輛平均三百米就需暫停等待,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二)公交發展科學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公交線路過于集中,形式單一,不具備很好的公交分擔吸引率,如:金鳳區恒大名都、頤和城府、世茂傾城附近有多個居民小區,僅有15路、16路和528路三條公交線路,難以滿足附近居民出行要求。部分公交站點未設置為港灣式站點,公交進出站占用正常行駛道路,影響車流通行。且公交高峰、平峰調度管理手段相對單一,應急能力還需加強。
(三)停車資源配置還需進一步完善。銀川市現有公共停車泊位約為60.5萬個,與機動車保有量106.5萬輛相比相差甚遠,雖建設了銀川市靜態交通管理系統,但大部分具備條件的停車場停車泊位還未接入系統,市民知曉率較低,停車場的車位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缺少鼓勵短時停車、分時段停車的措施和辦法,停車誘導設施不足以滿足全市停車需求。
(四)交通文明建設還需久久為功。部分市民不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隨意停車、隨意掉頭、不按車道行駛、違反交通信號、強超強會、行人隨意橫穿道路等交通違法現象時有發生,還需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四、對策建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城市道路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一)為城市路網發展預留空間。加強對地下交通和軌道交通建設的研究,在城市規劃中為建設地下交通、軌道交通站點預留空間。優化道路交叉口空間管控,在規劃快速路與快速路相交節點預留樞紐立交用地空間,快速路與主干路相交節點預留一般立交空間,快速路與次干路、支路相交節點采用分離立交等方式,拓寬城市道路發展空間。探索立體交通建設,建議研究在虹橋路與賀蘭山路、銀古路和友愛中心路、賀蘭山路和鳳凰街等路段交叉口建設立體交通的可行性,切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二)改變傳統商業開發模式。在住宅區開發中不再沿街規劃商鋪,參照蘇州工業園區鄰里中心建設模式,在社區內建設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于一體的“居住區商業中心”,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服務,減少汽車、人流對交通的干擾。
(三)提高主干道路通行效率。進一步明確主干道路的交通功能,嚴格管控出入口管理,充分合并和利用地塊內部的一些道路,通過“關小口保大口”等方式,適當減少開在主干路上的出入口,合理促進主干道路快速化通行。
(四)提升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整合各相關部門數據資源,建立集交通運輸、道路管理、工程管理于一體的交通數據資源管理綜合平臺,滿足交通運輸行業的市級數據資源“橫向”共享。優化交通管理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健全“人車企”全息數據檔案,完善車流統計、路線指引、信號綠波聯控、停車誘導、擁堵預警等數據功能模塊,實現交通流量實時感知分析、勤務部署可視化指揮和信號燈自適應調控,推動智能管控與人工干預優勢互補,確保通行效率最大化。
(五)大力推動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將銀川火車站、河東機場等現有場站建成立體交通樞紐,與城際客運和城市公共交通有機銜接,讓通過航空、鐵路到達銀川的旅客直接換乘到達銀川周邊地區。落實公交路權優先政策,配合實施公交專用道建設,合理設置公交港灣站,織密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進一步提升公交運行速度與效率,確?!笆奈濉逼陂g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達30%以上。大力推進公共交通智能化,推進“互聯網+城市公交”融合發展,完善信息服務系統,全面實現手機支付等非現金便捷支付,不斷完善電子站牌建設,打造快速、準時、舒適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六)多措并舉解決停車難問題。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利用空地、廣場、地下等規劃建設立體停車場;對有停車條件的上街沿路面改造,降低街沿側石高度,增設臨時停車泊位;探索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和小區內停車泊位錯時共享,緩解停車難題;建議市級相關管理部門制定全市住宅區車位租售指導意見,提出車位售價、租價及管理費指導價格,逐步推動全市住宅小區地下停車泊位實行“租售并舉”;以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緩解“停車難”,通過政府引導,將全市公共停車資源統一委托專業化公司運作實行分區域、分時段收費管理,以市場化良性競爭提高停車服務水平。
(七)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多方位促進全市交通文明建設,一方面各相關部門要加大政策引導和社會宣傳力度,引導群眾樹立文明交通理念,治理不文明交通陋習,全力促進全市文明交通素質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交通設施建設,有序引導市民規范出行。如:為了保障行人過街安全及主干道機動車運行效率,適當在正源街、鳳凰街等主干路設置過街立體通道;對于已設置立體過街通道的路段(如:上海路進寧街口過街天橋、鼓樓步行街地下人行橫道等),應采取封閉路段的方法,減少行人過街的橫向干擾。同時,加大支路定時控制或行人感應信號控制等裝置的配置,在不明顯影響機動車通行的情況下,保障行人過街安全。